2025年11月14日,今年会在沙河校区11号楼308教室举办“经世济民大讲坛”第14讲,特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作题为《基于社会计算的几个环境经济管理研究案例:从中国十大菜系的碳排放谈起》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今年会jinnianhui郭冬梅院长主持,黄乃静、胡志安、赵扶扬、王思卿等多位老师以及众多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报告紧扣环境经济学前沿议题,视野宏阔、内容深刻,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热切关注与积极参与。

汪寿阳院士主讲学术讲座
报告中,汪寿阳院士围绕“社会计算”这一理论框架,系统阐释了其在环境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路径。首先,他以社会计算概论为起点,为师生搭建起环境经济管理研究的整体认知框架。随后,汪院士依次介绍了八个研究案例,聚焦多项前沿热点议题,包括:中国十大菜系与CO₂排放、比特币挖矿与中国碳排放及经济安全、区域贸易协定是否增加区域碳排放、1.5℃升温约束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光伏产业在我国碳减排中的作用、海洋运输与沿海地区碳排放、2060年中国碳中和技术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产能向印度等国转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等。汪院士逐一讲解各案例的研究背景和思路,并对其中采用的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政策模拟和预测分析等方法作了深入解读。其中特别就比特币挖矿与中国碳排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重点剖析,揭示了该行业巨大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压力。最后,汪院士结合上述案例提出若干研究启示,强调跨学科交叉与数据科学方法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汪寿阳院士同师生互动探讨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提问踊跃,气氛热烈,大家围绕模型推广性、碳排放可视化方法、政策可实施性等问题与汪院士展开了热烈讨论。汪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和最新文献,耐心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就模型设定、数据获取以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他鼓励青年学者拓展研究方法边界,关注现实导向问题,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证研究,同时指出要将低碳理念融入发展实践。汪教授还针对论文发表与项目申请等学术职业发展问题,给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建议。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社会计算理论与环境经济管理交叉研究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在绿色低碳经济领域探索的兴趣。汪教授寄语青年学子,要勇于提出交叉学科研究问题,关注现实关切,在扎实数据和创新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学术前沿、讲好中国绿色发展的故事。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相关研究方法和中国环境经济转型问题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
撰稿人:田焮焮 白乌兰 景思岚